电视会何去何从(一):未来电视的产品形态和服务方式 |
![]() 编者按:本文来自东方卫视《子午线》节目主持人于飞(新浪微博@于飞)的投稿,根据多年的电视行业从业经验,尝试分析在互联网和智能电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,电视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,更多的讨论,欢迎关注于飞的微信公众帐号“飞议于论”(keeeepflying)。 电视机未来会如何发展,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,也汇聚了很多优秀的观点,并不是我一个新闻主持人有资格去评判的。但是作为一个生产内容的人,也作为一个电视机的使用者,我想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,聊一聊未来电视可能发展的趋势。 首先,未来的电视机是什么样? 1)视觉加听觉,是人类几大知觉当中,收取信息,感知艺术,最为重要的两种知觉体系,电视机的性能提升,可以最大可能的满足这两大知觉的体验。基于上面三点,关于未来电视,可能出现以下几个趋势:第一电视机一定不会消失;第二电视机的视听性能是核心竞争力;第三电视机产品的家庭服务属性是核心属性,其次才是社交属性以及其他;第四电视机的操作越简单越好,这样才不会影响用户消费享受的需求。 基于对电视机未来属性的了解,我再说说未来的电视服务是什么样? 1)电视产品的输出一定是类似于4K这样的超高清或者裸眼3D,总之越清楚越好。第三,未来电视随着产品形态和服务的变化,电视内容可能发生的变化有: 1)社教服务类产品,成为互联网产品的附属产品,以提供交互服务为主,视频内容为辅助。服务性能是核心竞争力。总的来说,未来的电视就是线性和非线性产品的结合。因为对于视频产品来说,线性是难以避免的,你看一个视频,不得不抽出一整块时间去看,你对这种产品的粘性,决定了视频天然的优势和劣势。优势在于,如果你有整块时间,可以让视频拿去消费掉,而如果你没有呢?视频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。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,这个劣势难以避免,除非将来人机交互成为常态,那视频和语音技术会迎来飞速变革。但是如今,可执行的也就两种方式,一种是定制,一种是互联网应用的产品。而这里面有一个基础,那就是碎片化,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模式的几个特点: 1)越定制,越要碎片。 我自己定义他是所谓的碎片化程度的概念。也就是说,一个视频产品,他是由多少碎片组成的?比如说,他的主持人,他的语言,他的风格,他的受众人群等等,这些碎片你是否做了细分?哪些碎片可以组合?哪些碎片要交给用户来选择?在粘合、打包之前,你首先要将其碎片化,同时也要了解碎片和碎片之间的关系。这是内容增值的一大途径。 2)越碎片,越要精细。 越碎的东西,要求越高,不然品质分会大大拉低。就像现在,我觉得很多网站把电视新闻弄成一段一段,弄到网上,用户体验其实并不好。而更差的,则是把电视广告直接放在所有的视频之前,所有这些视频广告,制作水平都是基于电视的,放到互联网上,就会显得粗制滥造,空洞乏味,不说用户体验了,简直就是赶用户跑。 3) 让碎片更加社交起来。 举个例子,我看到一个搞笑的视频,我就分享给我的好朋友。这是现在的模式,而以后应该在视频的分享过程中,有好友推荐的话,有语音,有好友的视频,有文字等等,让人和人去社交,而不是物和人。所以,让碎片更社交,就是让碎片更具备人的东西。 4)碎片智能与定制友好。 这个意思其实是基于第三点的,就是说碎片很智能,我分享给我好朋友一段东西,他可以在手机上看,可以在电视上看,可以在车上看。然后是定制友好,就是跟订奶一样,我可以给我自己订,也可以给父母订,可以给老婆孩子订。相关的内容,根据标签和你的喜好,推算出一种推荐,他可以帮助你提升社交关系。这才是友好的定义。
来源:http://www.36kr.com/p/204786.html |
隔壁网希捷酷狼8T硬盘,正品国行,3年换新,只需要1320元,赠送论坛邀请码和VIP!
|